發新主題
列印

[保健醫療] 什麼情況必須做剖腹產?蘆洲婦產科施俊宇醫生帶您瞭解!

什麼情況必須做剖腹產?蘆洲婦產科施俊宇醫生帶您瞭解!


(圖片來源:網路)
許多家長總是在煩惱到底該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蘆洲婦產科施俊宇醫生表示,以醫生角度認為能夠自然產是相當好的一種生產方式,但許多情況是身不由己,必須得靠剖腹產來降低孕婦以及寶寶的危險性,因此,產檢時醫生的細心度相當重要,要讓產檢價值提高,生產時才能將危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。根據以下幾種常見情況,醫生會建議必須做剖腹產,讓產婦順利生產,寶寶也能夠平安出生。
#胎位不正

(圖片來源:網路)
臨近產期時,當胎兒的身體沒有以頭部向下,有可能會發生胎兒四肢先跑到子宮頸外部的情況,除了讓生產過程難以進行之外,也容易造成胎兒受傷的情況。不過,施俊宇醫生提醒,若在32週前發現有胎位不正的情形,可以透過「膝胸臥式運動」幫助寶寶轉成正常胎位,但若是到生產前尚未轉成正常胎位時,建議還是以剖腹產為佳。
#前置胎位盤
一般情形胎盤會位在子宮前後壁內或子宮底,但當胎盤若位在胎兒需經過的子宮頸口時,造成部份性以及完全性前置胎盤,都有可能在自然產時造成胎盤先行剝離而大量出血的危險情形,並且可能造成胎兒氧氣不足而腦部受損甚至致死的狀況發生,因此,如孕婦有前置胎盤或低位性胎盤情形時,醫生建議以剖腹產方式最為安全。
#多胞胎妊娠

(圖片來源:網路)
產婦懷有多胞胎考量的危險性較多,除了胎位以及胎盤位置都十分影響生產時的安全性。施俊宇醫生提出,就算生產時胎兒頭位都正確,但也有可能因為自然產的擠壓,生完第一胎後,第二胎準備出生時,產生胎位跑掉的情形,因此,建議以剖腹產來降低危險性。
#曾有過剖腹產或子宮曾經手術的產婦
過去曾使用剖腹產的產婦或因子宮經過切合,縫合過後的部位較為脆弱,而後使用自然分娩的方式生產,用力擠壓的情形可能造成子宮破裂的狀況發生,因此,產前與醫生的溝通相當的重要。
施俊宇醫生最後也提醒民眾,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沒有一定的好與壞,重要的是產前的溝通與討論,只要選出對孕婦以及寶寶最好的方式,就是最好的生產方式!

TOP

發新主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