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[新聞]
與動物友善共生!挪威海鷗住貨櫃 澳洲寵物入社宅
[列印本頁]
作者:
天富樂透
時間:
2025-7-22 16:55
標題:
與動物友善共生!挪威海鷗住貨櫃 澳洲寵物入社宅
人類與地球上的其他物種,該如何和平共存?在挪威瓦爾德港,因為人類過度開發,衝擊海鷗棲地,一位漁民打造「海鷗飯店」,成功讓大幅銳減的三趾海鷗數量回升。澳洲維多利亞省則通過立法,讓社會住宅能開放飼養寵物,營造對動物更友善的居住環境。在美國加州,潛水員與鯊魚共舞,展現鯊魚不為人知的生態習性;另外,還有研究人員觀察到,海豚會利用海綿輔助獵捕,展現高度智慧。專家期待藉由增加對動物的認識,更加尊重彼此的生存空間。
挪威東北部瓦爾德港的碼頭邊,幾隻海鷗盤旋上空,接著聚集在一個鐵皮貨櫃上的開放式木板層架,原來,這是當地一位漁民,發揮創意打造的「飯店」,專供附近的鳥禽棲息與繁衍。
捕魚機遊戲
海鷗飯店老闆 韓森:「因為那個貨櫃空了足足5天,所以我才把去年找到的鳥巢放進去,結果鳥兒們就自己搬進來了。這個海鷗飯店已經建立3年了,第一年總計有55個鳥巢,去年有74個,今年有76個。」
瓦爾德海邊的懸崖石壁,原是海鷗等鳥類長居的棲息地,但受到人類過度開發、氣候變遷影響,海鳥棲地被破壞,當地「三趾海鷗」數量,也從1990年代開始大幅減少。為復育這群嬌客,漁民韓森利用大板條木箱打造「海鷗飯店」,讓喪失棲地的鳥群有處安身,在遠離天敵的廣闊空間養育幼雛。
海鷗飯店老闆 韓森:「如果有民眾家裡跑進這些鳥築巢,從早吵到晚真的會讓人抓狂,牠們帶來的臭味更讓人難以忍受,於是我蓋了海鷗飯店,讓牠們可以遠離市中心,但觀光客仍能夠賞鳥。」
經過韓森等一眾動保人士的努力,瓦爾德附近的海鷗數量,從原先的300隻回升至1300隻。
而類似的人類與動物共生概念,也逐漸滲入住宅規畫中。在澳洲維多利亞省,最近開始有越來越多社會住宅開放寵物入住,兼顧住戶的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。
社宅住戶 溫特斯:「在經歷沒房子住的日子之後,牠們讓我們在這裡感到平靜開心。」
社宅住戶 萊娜:「這些兔子就像我的手足,拉娜是妹妹,羅納德是弟弟。」
過去社會住宅因擔心噪音及管理問題,多半禁止住戶飼養寵物,在當地政府努力下,相關法規5年前拍板通過,只要房東同意,包含一般租客與社宅房客,都可在房中飼養貓狗、兔子等寵物。維多利亞省政府部門,也從去年開始將這些生命故事集合成月曆,讓外界了解社宅成就的美好願景。
社宅住戶 溫特斯:「最美好的事是有一間房子,一間美麗的房子、一間全新的房子,我當下真的非常、非常感恩。」
目前,在當地政府號召下,越來越多屋主開始釋出類似的友善空間,讓人與動物能在城市中共處。
地球不專屬於人類,物種之間該如何和平共存?美國加州近日上演了一場令人驚嘆的「人鯊共舞」表演,5位身兼訓練師的潛水員,單靠眼神、魚餌與信任引導鯊魚「跳舞」,帶領觀眾重新理解海洋生態。
節目主持人 鮑格朗:「就像把蔬菜藏在甜點裡你懂嗎,享受節目的同時也學到有關鯊魚、生態學,以及鯊魚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之類的資訊。」
以往在電影中,鯊魚總是張著血盆大口,形象可怖,但現實中攻擊人類的案例並不多,訓練師們表示,生活在水中的鯊魚不只是頂級掠食者,同時更是海洋食物鏈的守門員。
而除了鯊魚,另一位「海中高手」海豚,也展現出驚人的生存智慧。科學家們近日發現,這種聰明的哺乳類動物,會撿拾海綿作為嘴巴的保護套,以避免在翻找獵物時被礁石刮傷。
奧胡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傑考布斯:「牠們會撿大概這種大小、籃子狀的海綿,然後把它頂在嘴前端的吻部,用它去翻動海底的沉積物,在沙子、礁岩之間探索,把躲藏其中的魚給嚇出來。」
科學家表示,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技巧,目前,只有澳洲鯊魚灣海洋保護區的瓶鼻海豚,會使用海綿輔助捕獵,如果這片海域受到人類干擾,海豚很可能就沒機會發展出這種技巧,因此,專家提醒,人類應盡力維持生態環境的完整,以免扼殺動物們原有的生存智慧與行為演化的可能性。
歡迎光臨 飛格寵物家族 (http://flycall.com/bbs/)
Powered by Discuz! 6.0.0